- 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3:36 点击次数:141
1、郭子光:干咳止咳方【组成】罂粟壳、五味子、杏仁各15g,川贝母、甘草各10g
【范围】干咳无痰,频咳不止,影响休息者。
2、郭子光:咽喉干咳止痒汤
【组成】蝉蜕10g,防风10g,僵蚕10g,桔梗10g
【范围】咽喉痒,干咳不止
3、朱良春:久咳丸
【组成】五味子50,罂粟壳600,枯矾30,杏仁72
【范围】做丸凡慢性气管炎久咳不已者,用之多笑
4、朱良春:止嗽🥚
【组成】蜂房3g,鸡🥚1只
【范围】百日咳及慢性支气管炎久咳不已而痰少者
5、任继学:自拟治久咳方
【组成】海蛤粉10g,青黛3g,金荞麦15g,金莲花6g,瓜蒌仁15g,百部3g,防风2g,干姜3g,天冬9g,玄参9g,杏仁3g,枳壳10g,紫菀3g。
【范围】久咳不愈
16、朱良春:油松节止咳方
【组成】油松节20~30g
【范围】慢性支气管炎,症见咳嗽久久不愈
6、周仲瑛:肺炎初期方
【组成】豆豉9g,薄荷3g,荆芥9g,桑叶9g,菊花9g,金银花9g,连翘9g,桔梗3g,牛蒡子6g
7、周仲瑛:肺炎中期方
【组成】麻黄6g,杏仁9g,甘草6g,石膏30g,知母9g,黄芩9g,竹叶6g,芦根30g,鱼腥草15g,金银花9g
8、周仲瑛:重症肺炎方
【组成】黄连6g,黄芩9g,金银花12g,连翘9g,牡丹皮9g,赤芍9g,郁金9g,远志6g,天竺黄9g
9、周仲瑛:慢性支气管炎方
【组成】蜜炙麻黄5g,杏仁10g,桔梗3g,生甘草3g,法半夏10g,陈皮6g,浙贝母10g,前胡10g,紫菀10g,款冬花10g,佛耳草12g,泽漆12g,炙百部10g
10、郭子光:顿挫喘咳方
【组成】全蝎10g,僵蚕15g,地龙15g,麻黄10g,杏仁10g,炒白果15g,防风15g,蝉蜕15g,瓜蒌壳15g,薤白20g,法半夏15g,甘草10g
【范围】咳喘并作、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
11、郭子光:三阴固本方
【组成】蛤蚧2对,冬虫夏草20g,煅紫石英60g,胡桃60g,沉香30g,川贝母30g,五味子50g,山茱萸50g,枸杞子50g,白术50g,巴戟天50g,熟地黄50g,甜杏仁50g,茯苓50g,炒白果仁50g,京半夏50g,人参50g,黄芪100g,桑白皮100g,山药100g,炙甘草40g。
【范围】咳喘病缓解期、间歇期
12、邓铁涛:外感咳嗽方
【组成】金银花15g,桑叶10g,连翘10g,玄参10g,百部10g,冬瓜仁6g,苇茎30g,千层纸10g,仙鹤草15g,芒果核30g,薏苡仁30,甘草5
【范围】上呼吸道感染、下呼吸道感染,属内热者
13、邓铁涛:肺炎咳嗽方
【组成】百部10g,紫菀10g,橘络10g,海浮石10g,冬瓜仁10g,杏仁10g,五爪龙20g,苏子10g,莱菔子10g,甘草5g。
【范围】咳嗽。
14、邓铁涛:治咳自拟草药方
【组成】鲜鹅不食草50g,鲜黄皮树叶50g,鲜凤尾草20g,鲜崩大碗50g,鲜车前草50g,鲜苏叶10g,马勃1g。
【范围】咳嗽痰稠
15、朱良春:止嗽散加减
【组成】桔梗30g,前胡30g,甘草30g,紫菀30g,荆芥30g,陈皮30g,百部30g,生莱菔子60g(研),枇杷叶60g(去毛,包煎),鱼腥草60g,生萝卜汁60g。
【范围】外感、内伤等各种咳嗽。
17、朱良春:清肺定咳汤
【组成】金荞麦20g,鱼腥草15g(后下),白花蛇舌草20g,天浆壳12g,化橘红6g,苍耳子10g,枇杷叶10g(去毛,包煎),生甘草5g。
【范围】支气管炎、肺炎久咳而偏于痰热者。
18、朱良春:五子镇咳汤
【组成】天竹子6g,白苏子6g,车前子6g,甜葶苈子4g,六轴子1g,百部8g,甘草3g。
【范围】顿咳,百日咳又名顿咳,较为顽缠。
19、朱良春:清肺解毒汤
【组成】板蓝根、大青叶、鱼腥草、白花蛇舌草、金银花、山海螺各15g,蒸百部、炒僵蚕、玄参各8g,甘草3g。
【范围】腺病毒性肺炎,
20、朱良春:化痰定咳汤
【组成】金荞麦20g,白花蛇舌草30g,蔓荆子20g,鱼腥草20g,天竺子10g,天浆壳10g,化橘红8g,甘草8g。
【范围】急性支气管炎,久治未愈
21、朱良春:三百汤
【组成】百合15g,百部10g,白及10g,参三七6g,花蕊石9g,茜草15g,黛蛤散6g。
【范围】支气管扩张
22、朱良春:自拟支气管扩张散剂
【组成】川百合、白及、蒸百部、花蕊石、海浮石、钟乳石、炙紫菀、制黄精各90g,北沙参60g,川贝母30g,化橘红30g,参三七20g,怀山药120g,甜杏仁60g,甘草20g。
【范围】支气管扩张。
23、任继学:宁肺止嗽汤
【组成】前胡15g,白前10g,桔梗5g,荆芥15g,百部15g,紫菀15g,款冬花20g,枳壳10g,杏仁10g,马兜铃15g,防风15g,炙桑白皮25g。
【范围】感冒后邪气留连不净所致喉痒,咳嗽
24、王绵之:治咳喘经验药组
【组成】炙麻黄3g,杏仁9g,桔梗6g。
【范围】外感风寒后肺失宣肃所致的咳嗽
25、王绵之:自拟治支气管扩张膏方
【组成】龙眼肉120g,炙绵芪90g,北沙参90g,土炒白术72g,当归身75g,苦百合90g,陈皮60g,桔梗30g,白茯苓120g,炒扁豆120g,炒五味子15g,炒酸枣仁90g,煨广木香18g,白芍90g,炙远志45g,阿胶60g,生地黄120g。
【范围】支气管扩张伴咯X者。
26、方和谦:杏苏散加减方
【组成】苏梗6g,桔梗10g,杏仁10g,前胡10g,陈皮10g,法半夏10g,茯苓12g,炙甘草10g,薄荷5g(后下),炙桑白皮12g,炙紫菀10g,白前10g,炙百部10g,荆芥5g,酒黄芩3g。
【范围】秋燥咳嗽,症见咳嗽、口干咽痛、咳吐黄痰等。
27、方和谦:自拟和肝汤
【组成】当归10g,白芍10g,柴胡10g,薄荷6g,苏梗10g,香附10g,人参10g,白术10g,茯苓15g,甘草10g
【范围】肝气犯肺之咳嗽。多于生气或郁闷后发作咳嗽
28、方和谦:止嗽散加减
【组成】荆芥6,紫菀10,白前10,百部10,杏仁10g,桔梗10,陈皮10,苏梗6g,鱼腥草15g,前胡6g,桑白皮15g
【范围】咳嗽,症见咳声重浊,咽痒
29、方和谦:治大叶性肺炎方
【组成】麻黄6g,生石膏30g,杏仁10g,炙甘草10g,金银花15g,半夏10g,芦根15g,淡竹叶6g
【范围】大叶性肺炎
30、李振华:肺肾阴虚咳嗽方
【组成】蒸何首乌20g,生地黄15g,熟地黄15g,石斛15g,麦冬10g,山茱萸10g。
【范围】肺肾阴虚之咳嗽。
31、李振华:皂星片
【组成】皂荚12g,诃子、杏仁、蛤粉、百部、紫菀各30g,胆星、黄芩各15g。
【范围】慢性气管炎,咳喘痰多者。
32、张 琪:小柴胡汤加味
【组成】柴胡15g,半夏15g,黄芩15g,党参15g,甘草10g,荆芥10g,紫苏10g,杏仁15g,薄荷10g,麦冬15g,川贝母15g,北沙参15g,知母10g,生姜10g,大枣3
【范围】咳嗽日久不愈
33、张 琪:人参清肺汤
【组成】人参15g,炙甘草10g,知母15g,阿胶10g,地骨皮15g,桑白皮10g,杏仁15g,罂粟壳10g,乌梅10g。
【范围】肺气肿
34、张 琪:清肺汤
【组成】知母15g,麦冬15g,天冬15g,川贝母15g,黄芩15g,桑白皮10g,瓜蒌20g,半夏10g,杏仁15g,橘红10g,枳壳10g,桔梗10g,生甘草10g。
【范围】肺热证,咳嗽声高,咳痰黏稠或色黄
35、张灿玾:清燥救肺汤加味
【组成】人参10g,枇杷叶15g,桑叶10g,杏仁10g,石膏30g,胡麻仁15g,阿胶10g,甘草6g,麦冬10g,天冬10g,知母12g,贝母6g,五味子6g
【范围】肺燥咳嗽。症见干咳少痰,痰黏滞不易出
36、郭子光:小陷胸汤加味
【组成】黄连6g,瓜蒌皮20g,法半夏15g,桔梗12g,杏仁10g,枳壳10g,浙贝母15g,金银花10g,连翘15g,鱼腥草30g,甘草6g。
【范围】痰热咳嗽,咳引胸痛者。
37、路志正:润降止咳方
【组成】南沙参15g,麦冬12g,桃仁、杏仁各12g,炒苏子9g,黛蛤散9g,炙百部9g,茅根、芦根各15g,炙甘草6g。
【范围】外感时邪咳嗽,迁延不愈,干咳少痰
38、 颜正华:外感久咳方
【组成】荆芥、桔梗、甘草、橘红各6g,紫菀12g,百部、白前各10g。
【范围】外感咳嗽,缠绵不愈。
39、颜正华:肝火犯肺咳嗽方
【组成】桑白皮12g,地骨皮10g,黄芩10g,苏子6g(打碎),杏仁10g(打碎),化橘红10g,大贝母10g,紫菀12g,竹茹10g,黛蛤散15g,郁金10g,丝瓜络10g。
【范围】咳嗽证属肝火犯肺,症见阵发性咳嗽气急
40、颜正华:肺气亏虚咳嗽方
【组成】人参6g(亦可用党参15g代之),胡桃肉30g,白术12g,茯苓20g,炙甘草6g。
【范围】内伤咳嗽之肺气亏虚型,以久咳、气短、自汗、脉虚为主症。
41、颜正华:泻白散加减
【组成】桑白皮12g,地骨皮15g,甘草6g,粳米10g。
【功效】清肺,平肝,降火。
【范围】肝火犯肺型以气逆咳嗽
42、颜正华:二陈加厚朴杏子汤
【组成】茯苓30g,半夏、橘红、厚朴、苦杏仁各10,甘草6
【范围】内伤咳嗽之痰湿犯肺型
43、裘沛然:咳嗽经验方1
【组成】桑白皮、制半夏、紫菀各15g,黄芩30g,麻黄9g,细辛10g,蝉蜕、僵蚕、干姜、柴胡、前胡各12g,川贝母6g,玉蝴蝶4.5g,生甘草20g。
【范围】咳嗽(支气管炎)
44、裘沛然:咳嗽经验方2
【组成】麻黄10g,细辛10g,生姜9g,干姜10g,牛蒡子10g,苏子9g,莱菔子9g,葶苈子9g,川朴10g,枳实10g,前胡10g,全瓜蒌30g,黄芩30g,黄连6g,党参30g,黄芪30g,麦冬15g,生地黄30g,大枣9g。
45、裘沛然:金水六君煎
【组成】熟地黄45g,全当归20g,广陈皮9g,炙甘草、白茯苓、制半夏各15g。
【范围】慢性支气管炎
46、郭子光:治热痰自拟方
【组成】浙贝母10g,瓜蒌皮10g,天竺黄10g,竹沥10g。
【范围】热痰,色黄、黏稠、难咳、腥臭。
47、郭子光:夏姜陈角药方
【组成】半夏15g,干姜10g,陈皮15g。
【范围】寒痰,痰色白、清稀、易咳、无腥臭者。
48、张 琪:肺燥咳嗽方
【组成】地黄15g,玄参10g,麦冬10g,小蓟10g,白茅根15g,藕节10g,瓜蒌15g,郁金10g,苏子15g,甘草6g。
49、何 任:治内伤咳嗽方
【组成】天冬10g,麦冬10g,桑叶10g,枇杷叶15g,桑白皮15g,黄芩10g,当归10g,川贝母6g,生甘草6g,茯苓12g,白术12g,炙百部15g
【范围】久咳伤阴,阴虚火旺咳痰者。
50、任继学:宣肺止嗽散
【组成】饭蒸百部25g,白前30g,紫菀30g,鸡内金20g,炙款冬花20g,马兜铃15g,瓜蒌仁15g,枳壳15g,桔梗15g,山楂、焦神曲、焦麦芽各10g,白果仁10g,贝母15g
【范围】无寒无热,咳嗽痰多,纳呆之疾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